江南Style
繼《最炫民族風》后,又一神曲誕生了——《江南style》。一首首“神曲”紅遍大江南北,不少人發現,“神曲”不用學都能情不自禁唱起來,甚至夜深人靜之時都會在腦海中迴旋起神曲的節奏,想要擺脫都擺脫不掉。其實,這樣“揮之不去”便是“耳朵蟲”現象在作怪。心理學家認為,“耳朵蟲”並不是真的蟲,而是大腦接受信息后的生理反應。神曲節奏的“揮之不去”正是“耳朵蟲”現象産生的自我控制逆效應。所以與其糾結於“耳朵蟲”的“揮之不去”,還不如讓“耳朵蟲”再“飛”一會兒,就能起到消除的效果。
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於丹丹
名詞解釋:耳朵蟲
几乎所有人都經歷過這種一段音樂在腦中不斷重覆、怎麼也揮之不去的現象,這種現象叫“耳朵蟲”。“耳朵蟲”是從德文Ohrwurm直譯過來的,這個詞把爬進腦中的音樂形象地比喻成一隻蟲。研究者Dr.Kellaris把“耳朵蟲”引起的這種感覺叫“認知瘙癢”,讓人忍不住想去撓(回想)它。科學家發現,其實不一定是“神曲”,很多音樂都能夠形成這種效果。
神曲法寶:節奏重覆
韓國的科研機構對2012年7月開始爆紅歌曲《江南Style》進行了研究,發現它以3.6秒為一個周期將五個音節重覆4次,而整首歌中五個音節的核心節奏重覆了100次以上,這樣的節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時后的心率几乎同步——這也正是感覺最為興奮的瞬間。這一說法,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跟着這首歌搖晃起身體的原因。
“最美的雲彩”為啥“揮之不去”?
大腦會出現“聽覺想象”
“耳朵蟲”的學名叫做“不可自主的音樂想象”,是一種純粹的來源於大腦的神經活動。所以當你聽到“藥藥切克鬧”的節奏,就會不由自主地哼起“你是我天邊最美的雲彩”。
心理學家發現,當“耳朵蟲”出現時,大腦的反應和聽到音樂時的反應類似,都引發了大腦聽覺皮層的活動,而主要來源則是人們接觸到聲音和想法。神經學專家解釋,即使只是通過想象,負責聽覺信息處理的聽覺皮層也會活躍起來。這種“聽覺想象”活動生動地重現了我們聽到旋律時的大腦反應。
産生“耳朵蟲”的旋律都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,都存在一個反復出現的節奏,好似“單曲循環”;另外,這些歌曲大多具有強烈的節奏。
南京師範大學研二的女生小婷子說,“《愛要坦蕩蕩》很好聽,但我現在走到哪裏腦子裡都是‘愛要坦蕩蕩’的旋律,其實還是很煩的。”
“耳朵蟲”是不是強迫症?
不是,反而是放鬆的表現
滿大街都是《最炫民族風》或是《江南Style》,不堪其擾的人往往覺得是自己出現了“幻聽”的癥狀,甚至還有人將“耳朵蟲”現象和心理暗示畫上等號。
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認為,這兩者不能完全等同。“我們在腦海中浮現出熟悉的旋律,或者是走着走着就情不自禁哼起歌,是一種完全輕鬆無目的的行為,有點類似於自言自語。”
對於“耳朵蟲”現象,袁勇貴認為,歌曲琅琅上口,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於緩解壓力。記者了解到,袁勇貴在自己的病區裡也會適當採用一些“音樂療法”,每天下午兩點到三點會播放一些較為放鬆的音樂,幫助心理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恢復。
不少人被“神曲”干擾后覺得自己患上了“強迫症”,但袁勇貴說,“耳朵蟲”和強迫症有着本質的區別。“雖然強迫症患者有時也會持續在腦海中出現一個旋律,但他們是不自覺的被動行為,而且持續的時間更長,感覺會很痛苦,難以擺脫。但‘耳朵蟲’出現的時間就沒有這麼長,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放鬆的表現之一。”至於精神疾病中的“幻聽”,專家認為,幻聽”往往是真的能“聽”到聲音,而“耳朵蟲”只是在腦海中的旋律而已。
聽“神曲”都會出現“耳朵蟲”嗎?
因人而異,有人聽古箏繞樑三日
不同的人出現“耳朵蟲”的概率也不盡相同。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“耳朵蟲”的騷擾,音樂家也比普通人更常聽到耳邊徘徊的旋律。“耳朵蟲”中間還存在強勢者,這種被稱作“消除旋律”的曲調,一旦在腦海出現便勢不可擋地可以蓋過其他旋律。
為了更好地解釋“耳朵蟲”現象,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分會副會長劉昌也很認真地聽完了“神曲”《江南Style》和《最炫民族風》。“耳朵蟲現象應該因人而異,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所謂的‘神曲’産生困擾。”劉昌認為,“耳朵蟲”的作用和人的興趣、愛好都有一定的關係。
但劉昌承認,他也有過被“耳朵蟲”干擾的時候,但不是這些“神曲”,而是他更感興趣的古曲,如《平沙落雁》等,不過他認為像《平沙落雁》等古曲帶給的他不是煩躁,而是心理上的愉悅。
另外,科學研究發現,當一個人對一段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産生共鳴時,這段音樂就會在其腦中不斷重覆。雖然引發“耳朵蟲”現象的音樂因人而異,但顯然“耳朵蟲”更偏愛那些容易上口的作品。
“耳朵蟲”驅不走怎麼辦?
別急,就讓蟲蟲再“飛”一會兒
腦海里久久縈繞着神曲是件很煩人的事,想要擺脫都擺脫不掉。對於這種現象,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劉昌解釋說,這正順應了心理學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應,你越注意到它,它給人心理帶來的厭煩越嚴重,“越想趕走的,越難以擺脫。”
“耳朵蟲”是大腦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種反應,國外專家的一項研究發現,大部分耳朵蟲只會持續30分鐘左右的時間。“耳朵蟲”現象雖然普遍,但它基本上是無害的,研究發現,只有少數人表示“耳朵蟲”讓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。
所以心理學專家認為,“驅蟲”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不用管它,讓“耳朵蟲”再“飛“一會兒,等飛累了,它自然就跑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