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人恩主心態


【19/02/2014 17:24更新】
騰訊「今日話題」文章〈大陸人的「恩主心態」從何來〉網頁版已遭刪除,手機版目前仍可瀏覽。全文見此。

【19/02/2014 14:57原文】

香港網民發起「驅蝗行動」、在尖沙咀廣東道名店區指罵大陸旅客的新聞傳至大陸,「中港矛盾」又再成為內地網民近日熱話;大陸門戶網站「騰訊」的新聞分析專欄「今日話題」,專文探討〈大陸人的「恩主心態」從何來〉。文章總結,「恩主心態」的其中一個成因,是大陸的「歷史政治條件及政治宣傳」,引述分析人士指大陸媒體長期向民眾灌輸「錯誤觀念」,「讓一些人有了想當然的『恩主心態』的錯覺」。

文章頁面可供讀者投票,有逾13000名網民認為「恩主心態」不合理,佔逾60%。

批部份陸客「把生意當作恩情」

文章引述外媒報道評論及本地傳媒人分析,探討「恩主心態」成因。文章認為,「恩主心態」在大陸人之間十分普遍,不獨針對香港,亦有針對美國、甚至是本地人針對外地人;但因經貿交流越見頻繁,這種「恩主心態」在面對港、澳、台時尤其顯著。文章形容,部份大陸人將互惠互利的平等交易理解為居高臨下的支配,「把生意當作恩情」。

文章又指出,中國購入美國大量國債,亦有大陸人認為「購買美債」亦是一種「恩情」、中國是美國的「恩主」,緣於他們對金融問題理解不足。

官方宣傳有誤導

除上述誤解外,文章另歸納出3個「恩主心態」的成因,包括「大國崛起」滋生「強國心態」、內地大政府制度使民眾誤以為「某地經濟發展得好,一定是政策好,獲得了國家的支持」,以及多年多的官方宣傳有意誤導。

文章指出,在內地,獲中央調撥資源支持的省市才能蓬勃發展,令大陸旅客對香港經濟之所以繁榮的理解有誤。
中國大陸相較於其它國家與地區擁有一個十分強勢的政府。常常是政府決定政策如何,資本就如何運轉,而享受到政策「照顧」的地方就能快速獲得繁榮。這就給不少人造成了一種錯覺,認為「某地經濟發展得好,一定是政策好,獲得了國家的支持」。而這種誤讀同樣也會強化「嗯主的心態」,讓一些大陸人覺得某地變得繁榮是「沾了政策的光」。

文章另舉例,指內地的官方宣傳,有意誤導民眾,與事實不符,更指這種宣傳策略現仍在用,針對英、美等國進行。
     比如當初CEPA(兩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協定)的簽訂,北京媒體將之稱為「送大禮」,但其實這其中完全依據世貿組織的原則及標準。香港跟其他國家和地區早就實現了這種經貿協議,簽CEPA不過是把內地與香港之前不正常的貿易關係規範化、正常化。如果說這也是送大禮的話,美國、歐洲、日本,幾十年前就送給香港了。




    再比如,當年內地供應香港生鮮食品的「三趟快車」,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時的宣傳造勢就達到了頂峰…宣傳通過「三趟快車」,將內地塑造成了支持香港的大後方。但實際上,長期在香港經營和銷售供港食品的華潤集團,對此卻自稱「三趟快車」是出口創彙的「蓄水池」。

    如今,這種宣傳語態也並未消失,諸如「中美、中英簽署貿易大單,中國送出數十億美元大禮」的描述仍然不時見諸報端。

網民熱傳 「沒有大陸人買東西香港不會好」訪問截圖



除了騰訊,亦有內地網民將now新聞訪問大陸旅客的截圖上傳至微博,表示「特別能理解香港人的憤怒」;圖片字幕是「香港是我們中國的地方 // 沒有我們大陸人來香港買東西 // 你們香港不會那麼好」、「都是中國人 // 我們不來消費 // 他們吃甚麼呢」,獲近6000次轉發。

內地門戶網站 屢為香港「澄清」

最近,「香港人優先」闖入駐港解放軍軍營,被《環球時報》說成是「污染城市」的行為;騰訊「今日話題」的文章〈闖軍營:如何看待「香港人優先」〉則唱反調,分析「港獨」思潮在香港的現況;解釋「香港人優先」組織出現的成因後,該文章如此總結:「將其稱之為對大陸人的歧視是一種誤解,事實上是一種自身利益受侵蝕後很現實的訴求」。文中更有一節標題為「譴責『闖軍營』之外,對此現象應有更多認識」。

文章另有小題「社會運動背後反映的權利意識值得學習」,形容爭取權益的意識及行動「未嘗不是香港青年的優點」。

2012年初,香港網民籌旗在報章上刊登「蝗蟲佔領獅子山」反雙非廣告,引起內地網民不滿,辱罵港人的發言在微博鋪天蓋地。門戶網站網易兩日後刊出分析文章〈香港人發的不是無名火〉 ,解釋雙非、自由行等現象對香港有何影響,又指「『香港靠內地施捨』是混淆事實和邏輯;中國人常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國情和感情,也需自我反思別『嚴於律人寬於待己』」。

下圖為網易2012年9月的專題〈香港人的生活資源從哪裡來〉,目前該頁面已不能訪問。本文另一標題為〈香港人不靠內地「嗯賜」過活〉,導語最後一句為:「別總說香港人不感恩,恩情並沒想像的浩蕩」。

熱門文章